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解读(为什么李白会写下「云想衣裳花想容」)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16 08:03:53    

为什么李白写下「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却又写下「云想衣裳花想容」来奉承杨贵妃?既然不愿意「摧眉折腰事权贵」,为什么还要写诗去奉承杨贵妃?这也太矛盾了吧……

如果只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这句字面意思看,而不联系上下文以及前后背景事由,就下“李白也奉承权贵,诗词前后矛盾”这样的论断实在是有失偏驳。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前,有“世间行乐亦如此”一句,可见李白梦中见到的极致景象,让他回想起了当年宫中行欢作乐的开心事,此情此景使然,故发出“古来万事东流水”的感慨。

而三首《清平调》恰是李白在皇城兴庆宫沉香亭上极其欢畅的背景下所作。

唐玄宗天宝二年(743年)或天宝三年(744年)春天,反正都是相传,谁知道呢,李隆基携着杨玉环在沉香亭赏牡丹品美酒,逸兴勃发的唐明皇即宣李白为其撰新歌词助兴。

当时乐师李龟年歌咏,梨园弟子伴奏。连杨贵妃也命人拿来七宝杯,斟满西域葡萄酒,敬于李白。玄宗也忍不住吹起笛子来。沉香亭内外,牡丹齐放,花香阵阵,歌乐袅袅,如梦如幻。此种经历在前,梦天姥在后,难免感慨一番,最终还是觉得开心颜就好啊。


试想这样的一个人,怎么会去写诗奉承杨贵妃?

当时李白借着酒力,呼来宦官高力士为他脱去皂靴,又唤杨国忠(一说杨玉环)为他磨墨,他能是阿谀奉承?

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皇帝李隆基之爱妃,是何等的美艳不可方物,当朝大诗人李谪仙,骨子里散着开元盛世的一股仙气,他是文学艺术家,看到惊世容颜,就不能单纯抱着一种对美的鉴赏写诗赞美了么?单纯审美诗就成了阿谀奉承了么?



我不这么认为,阿谀奉承之辞是浮夸肉麻的,是令人作呕的,是不会写出“云想衣裳花想容”这样的句子的。

能写出这样的句子,甚至还夹杂着李白对杨贵妃的爱慕。

有人说李白只是奉命写诗,那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李谪仙,为何这次却遵命了?其中就没有一丝心动吗?

没有自己的真情实感,以李白的傲骨,怎可能为了一个贵妃写下“云想衣裳花想容”,又怎么会写下“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唐玄宗命李白再写诗,而李白要求杨国忠捧砚,高力士脱靴,在李白以后的人生里,没有哪一夜比这一夜更为纵情潇洒。

所以他是快乐的,愿意的,他并没有为了奉承而赋违心的诗。不然他就不是李白,秀口吐不出半个盛唐。

何况杨国忠捧砚,高力士脱靴的后面,依然是对权贵的藐视和对自己真性情的表露,又何来阿谀奉承之说。

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的寰宇,盛唐是一片绚烂的银河,而李白,无疑是最璀璨的那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