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定为失信人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06 18:23:34
被认定为失信人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和标准,这些条件和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被执行人没有按照法律文书的要求履行其义务,这是成为失信人的基本条件。
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
被执行人虽然具备履行能力,但故意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这是失信行为的重要表现。
使用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隐匿、转移财产等手段规避执行
通过这些手段逃避法律责任,也是失信行为的一种。
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手段妨碍或抗拒执行
采用这些手段阻止或妨碍法院的执行工作,会受到法律的严惩,并计入失信记录。
违反财产报告制度
被执行人不按规定报告其财产情况,违反了法院对其财产状况的监管要求。
违反限制消费令
被执行人不遵守法院的限制消费令,进行高消费或其他不符合规定的消费行为。
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
在有和解协议的情况下,被执行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协议内容。
其他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行为
除了上述行为外,还有一些其他行为也会被认定为失信行为,例如被列入黑名单等。
认定失信人后,法院会将相关信息通报给政府相关部门、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机构等,失信人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将受到信用惩戒。
建议:
如果你认为自己被错误地认定为失信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申诉。
遵守法律法规,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避免上述失信行为,以免影响个人信用和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