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推动融合教育发展 海淀区启动孤独症关注日系列活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20:42:00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记者 徐林)3月31日,北京市海淀区举办2025年孤独症关注日“融合大讲堂”专题论坛,旨在充分发挥教育强区优势,积极回应特殊儿童家庭关切,进一步优化融合教育资源配置。

来自教育、医学、康复领域的专家学者、区内各教育单位融合主管领导、机构代表及家长代表200余人参加论坛,共商融合教育发展路径,为特需学生享有公平优质教育赋能。

生命绽放:见证教育温度

北京市健翔学校happy管乐团表演《祖国颂》

“我有一个装满星星的口袋,悄悄打开夏日的夜晚……”活动伊始,由北京市健翔学校和普通学校的小艺术家们带来合唱和管乐表演,为本次论坛注入一份温馨与感动,孩子们的精彩表演获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专家引领:多维解析孤独症支持理念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融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语自闭症人群社会融合路径研究”首席专家贺荟中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融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语自闭症人群社会融合路径研究”首席专家贺荟中教授在发言中讲到,孤独症谱系障碍通常是多种障碍的集合体,存在不同的亚类型,这个病症的差异性大、异质性高,每一个孩子在谱系中所处的位置不一样,发展变化迥异。“我们提倡接纳孤独症儿童,接纳这些孩子的神经多样性,更好地了解他们、帮助他们。”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发病率很高,目前国内的统计数据是1%,如此庞大的群体需要多领域协同合作,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支持服务,促进他们的发展。

贺荟中说:“谱系儿童首先也是个体人,与普通儿童一样,有共同的发展规律,所以我们进行干预方案设计的时候,首先要尊重他们的发展规律,把他们放在最核心的位置,为他们提供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的综合指导,并关注各领域合作的边界,为了他们有更美好的明天一起努力。”

浙江工业大学徐云教授

浙江工业大学徐云教授从优势视角理论看待孤独症儿童教育的育人范式。他提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潜能,孤独症儿童也一样。“如果我们总是夸大他们的缺陷,完全把他们保护起来,对他们实施救助,他们就会失去发展成长的机会。所以我们要发现他们的优势,挖掘他们的潜力,对他们有信心,对他们接纳、陪伴、支持,他们可能成为社会的创造者,会在很多领域闪闪发光。”

海淀区心理康复医院副院长何锐

海淀区心理康复医院副院长何锐介绍,医院为全区提供心理健康指导和教育,及心理干预、心理治疗等相关服务,包括为孤独症这一特殊群体提供筛查评估、临床诊疗、康复的一体化服务,包括免费服药等特色项目,为孤独症儿童搭建健康服务网络。对于特殊学校学生及普校随班就读的学生,也会提供评估服务,同时也为有需要的家庭和孩子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指导方案。

协同共进:齐心共筑孤独症支持网络

北京市健翔学校美术教师胡斌

在案例分享环节,海淀区三所学校展示了融合教育的本土化实践成果,以实际行动诠释融合教育的深度内涵。北京市健翔学校通过艺术课程开发助力学生潜能激发,展示了艺术教育在支持学生全面发展中的独特价值,让社会看到星星孩子的创造力。中关村一小推出“全员参与的融合教育支持模式”,构建教师、学生、家长协同支持网络,呈现了融合理念在普通学校广泛落地的具体路径。航天图强小学通过探索校内外、课堂内外的联动资源,有效提升教师胜任力,解决学校资源紧缺等问题。三个康复机构分别介绍了康复进校的服务成效。

区域实践:系统构建孤独症支持路径

海淀区特教中心主任王红霞

海淀区特教中心主任王红霞立足区域实践,分享了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生态支持的海淀模式,以及对未来教育康复融合的规划。她表示,孤独症儿童在海淀特殊学生群体中占比高、教育难度大,海淀区从宏观、中观到微观,建立了融合教育生态支持系统,落地了一系列政策,对于孤独症儿童全过程、全方位、全生涯支持。但目前还存在着专业教师资源不足、校外机构管理不完善、助教陪读人员管理不规范、普通学校的资源不足、社会力量缺乏整合等问题。王红霞呼吁教育部门与残联、康复、医疗等多方资源携手合作,加强教康融合。

为加强服务规范化管理,提升服务公信力和可持续性,多家机构代表在会议现场郑重签署《进校服务承诺书》,明确责任,接受监管,展现了专业机构积极参与、共促融合的良好态度。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副会长许家成

融合之路,需要汇聚多方智慧;教康融合,需要久久为功的坚持。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副会长许家成说:“今天我看到了孩子们的精彩演出,我对这个活动感受很深,因为这个活动让我们的服务主体走到了聚光灯下,从学生群体,到行业专家,再到学校、康复机构,我们在场的所有人都是为他们服务的。”他还提到,海淀本土化的生态系统,在国内展现出强大的实力、明显的优势以及先进的特性。未来,要继续关注科技支持和科技助残的作用发挥,持续优化服务体系,引领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

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康复处处长刘洋

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康复处处长刘洋结合今年孤独症主题“落实关爱行动实施方案,促进孤独症群体全面发展”和《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8年)》,提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孤独症群体的权益和保障,要致力于构建全生命周期的支持体系,将孤独症服务从“补缺式救助”转向“系统性赋能”。刘洋从特殊教育布局、校园无障碍建设、康复进校园和家校支持网络建设等方面,肯定了海淀特殊教育已取得的成就。下一步,残联将与教育部门继续加强紧密合作,以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为抓手,为残疾儿童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和康复服务,为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系列活动:展示优势潜能

4月2日,孤独症关注日的其他系列活动也陆续上演。海淀区多所学校的孤独症学生画作及融合教育十佳先进集体之一清华附小清河分校的融合情景剧《每一个种子都是独特的》在全国“与星同行——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交流活动”中展示,呈现了特殊儿童真实、感人的成长故事,引导公众以科学视角看待孤独症群体,倡导包容、多元的社会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