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出台大学生培训机构和中小学生校外托管机构检查细则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甘甜)近日,江西省教育厅会同省委政法委、省公安厅、省市场监管局、省消防救援总队等14个部门,联合印发《江西省大学生培训机构检查细则(试行)》和《江西省中小学生校外托管机构检查细则(试行)》(以下统称《检查细则》),针对快速增长的面向大学生的培训机构与面向中小学生的托管机构,建立起覆盖机构设置、场所安全、从业人员管理、收费等方面的全链条监管体系,念好监管“紧箍咒”,规范大学生培训和中小学生校外托管市场。
近年来,大学生培训机构与校园周边“小饭桌”等中小学生校外托管机构大量涌现,但由于存在准入门槛不高、监管责任不清等问题,一些机构长期处于无序发展和失管漏管状态,消防安全与食品安全问题频发。
为此,江西省自2024年7月起启动全面治理,此次《检查细则》明确界定监管对象:大学生培训机构聚焦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专升本考试、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教师资格和教师招聘考试等培训的机构;校外托管机构主要是受学生监护人委托,利用学校以外场所,在非教学时间为学生提供接送、就餐、看管、休息等服务的机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则按照国家和江西省“双减”政策要求监管。
值得注意的是,《检查细则》首次明确新兴的AI自习室,参照中小学生校外托管机构管理。
同时,《检查细则》明确要对两类机构的设置、收费管理、培训内容、从业人员等方面进行检查,特别划定禁止开办的场所,包括(半)地下室、工业厂房等存在安全隐患的场地,所有运营场所必须通过建筑结构、消防、卫生三重安全认证。同时,提出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加强数字化监管,实施消防安全智能监管,建设消防物联网,接入全省教育智慧(视频监控)系统,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并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应急演练,对两类机构进行实时监管、智能监管。
针对两类机构“马甲”下的隐形变异培训乱象,《检查细则》明确不得以教育咨询、科技咨询、技术咨询、企业管理咨询等名义开展大学生培训和中小学生校外托管,特别是不得开展面向中小学生(包括3至6岁儿童)的学科类校外培训和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必须严格按照登记注册的经营范围开展培训和托管。
《检查细则》还提出建立“信用监管+社会监督”体系:开展信用监管,机构信用信息将公开至国家信用平台,建立“白名单”供公众查询,违规机构将面临联合惩戒;公众可以根据遇到的问题,向公安、市场监管、消防救援等部门投诉反映,教育部门也开通了教育热线(96365)。
作者: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