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数智时代粤港澳大湾区中小学教育创新发展论坛在穗举办
4月11日,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广东方案”重磅推出翌日,由澳门教育及青年发展局指导,澳门中西创新学院主办,澳门中华教育会和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联合会协办的“第二届数智时代粤港澳大湾区中小学教育创新发展论坛”在广州举行。本届论坛以“数智赋能·湾区共育——粤港澳中小学智慧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范式”为主题,200余位教育领域专家学者、粤港澳三地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参会,同时通过羊城晚报客户端、视频号等平台吸引数千人在线参与,实现大湾区教育人的“数智云端共话”。
推动粤港澳基础教育深度合作融合
南博教育集团总校长、澳门中西创新学院校长仲伟合教授致辞中表示,数智赋能是时代的选择,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基础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的根基,是每个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起点。如何在中小学阶段引入和应用数智技术,创新教学方法、课程体系、评价体系、提升教师数字素养,都是教育人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命题。他介绍说,中西创新学院作为澳门十所高校之一,发起该论坛是为推动粤港澳三地基础教育的深度合作与融合,共同构建开放、共享、智能的教育新生态,探索适应数智时代的新教育范式,为未来基础教育乃至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实践路径。

澳门中华教育会监事长、澳门培正中学校长高锦辉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澳门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一员,一直秉持开放、合作的态度,积极参与湾区教育的协同创新。澳门中华教育会将探索如何借力数智技术,推动教育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深刻变革,为区域内的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学习体验。
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联合会首任会长、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原校长吴颖民教授在致辞中强调,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难以适应数智时代的发展,当今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提升教师的数字素养。教育的范式、实施、管理研究都应该因时而变,以适应数智时代的发展。他更呼吁粤港澳三地应充分利用大湾区的创新优势,合力推动教育的数智化转型。

在主旨演讲环节,专家学者、教育领军人物分享了其实践经验与前瞻思考。
高锦辉阐述了澳门培正中学如何通过管理思维革新与办学模式重构,推动校园实现全局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他重点介绍了该校“STEAM→STEAM+AI→STEAM+GenAI”的课程迭代路径,即:在中小学阶段,课程设计以编程思维与AI素养启蒙为核心,通过项目式学习培养基础认知能力;高中阶段则聚焦数据科学与AI算法应用,构建“基础-核心-应用-成果”四层递进式课程体系。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统计分析研究所所长马晓强教授从教育强国建设的目标与任务、现状与问题、重点和方向等维度,系统阐释了中国教育强国建设的实践路径,并强调教育数字化战略需加快推进。
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联合会会长、广东实验中学党委书记全汉炎介绍了该校在智慧教学、生态校园及数据管理平台建设上的实践与成果。省实通过“三通”策略实现多校区信息、业务与数据互通,以“三化”目标推动设施现代化、教学智慧化及资源共享化,并确立五个“一”发展目标,构建AI赋能的新模式,形成“三全育人”新范式,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与跨校协同共同体,以信息化素养提升推动数智化教育落地,引领教育创新。
广州执信教育集团理事长何勇展示了AI技术在执信中学教学领域的创新应用:通过“Ai 学 +教学”平台实现智能教辅生成与课堂互动升级,并运用大模型构建个性化学习助手,以人机协同评价体系提升课堂质量。他强调,未来教育应聚焦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注重人文素养与人格塑造,同时呼吁全面提升师生的人工智能素养,构建人机共育的新型教育生态。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方海光教授结合DeepSeek AI教育案例与北京实践,剖析了AI人机协同下教师、学生、机器三元课堂特性,指出人机教育融合成必然,AI教育机器人将与教师共担教学,提供个性化支持。
智慧教育高质量发展合作倡议签署
圆桌论坛环节,以《湾区校长们的操心事:如何办好一所 AI 时代的学校?》为主题,由广东省国际教育促进会国际化学校专委会主任袁拔主持,邀请中西创新学院教育学院院长李慧勤,香港维港教育集团中方总校长、广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校长赵均宁,澳门教业中学助理校长陈少阳,广州市白云外国语中小学校长方建军,华南师范大学未来学习空间研究中心主任、广东家庭教育研究会家校社共育专委会理事长廖文等,围绕AI时代学校愿景与现实差距、AI素养培养路径、AI学校评价认证等议题深入交流。

论坛上,澳门中西创新学院、澳门培正中学、澳门镜平学校、澳门教业中学、广东实验中学、广州执信中学、广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东莞市广东科技学院附属第一实验学校、广州市实验外语学校等粤港澳三地的33个教育机构共同发起并签署粤港澳大湾区中小学智慧教育高质量发展合作倡议,提出“以数智技术为翼”,围绕共建协同平台、技术融合应用、完善素养体系、促进跨境协同、可持续发展等五个方面,共同构建开放、共享、智能的教育新生态。

论坛由广东博思云科教技术有限公司、广东南博教育研究院、羊城晚报教育发展研究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育集团、香港维港教育集团、加速未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珠海南标科教技术有限公司承办。
文丨记者 陈亮
通讯员 魏球
图丨活动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