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见黄河口|东营“祭祀桶”流动上岗,融俗于城市文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22:18:00    

清明时节,东营市中心城区悄然掀起一股文明新风 ——“祭祀桶” 流动上岗,巧妙地将传统祭扫习俗与城市现代文明深度融合。

在东营区,充分考量市民祭祀的高频区域,于64处市民祭祀需求密集的社区广场、交通路口等地,精准投放301个临时 “祭祀桶”。其中,巧用废旧资源,75个由废旧垃圾桶改造而来的“祭祀桶”醒目地集中在附近主要道路十字路口,居民一出家门或路过街口,就能便捷地使用,极大地顺应了民众传统祭扫心意。

不仅投放到位,保障措施也紧跟其上。东营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精心组建专职巡查队伍,安排专人值守现场,耐心引导市民文明祭祀,提醒市民规范焚烧、将纸灰入桶。同时,建立了“人工 + 机械”双循环保洁机制。环卫工人实时清理残留物后,深度保洁车立即跟进作业,有效控制了扬尘污染,确保路面无积灰、见本色,让城市环境不因传统祭祀而蒙尘。

与此同时,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也积极行动,在全区116处点位有序放置304个文明祭祀桶,为市民祭奠先人、寄托哀思畅通渠道。相关部门呼吁广大市民按照摆放位置进行祭扫,并在祭祀活动结束后,仔细检查四周有无未熄灭的火源,及时清理未燃尽的香烛、烟头和灰烬,做到人走火熄,防止灰烬复燃飞火引发火灾。

自去年“祭祀桶”初次登场,其对城市管理的助力有目共睹。东营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监察支队东城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随地焚烧现象如今已大幅减少,火灾隐患显著降低,绿化带、人行道等区域曾频繁出现的不文明祭祀行为更是得到有效遏制。值得一提的是,基于过去一年实践经验,相关部门摸索出流动调整策略。哪里民众祭祀需求攀升,“祭祀桶”就迅速流向哪里,动态满足市民需求,真正做到贴合民俗、服务民生。

“祭祀桶”的流动上岗,无疑是东营中心城区推动文明祭祀的点睛之笔。它既贴心守护着民众对先人的思念之情这一传统习俗,又以务实之举捍卫城市的整洁、安全与文明风貌。在这个饱含追思的清明,让我们携手以绿色、安全、环保的文明祭扫方式,让传统民俗在城市的日常里稳稳扎根,与现代文明和谐共处。(大众新闻记者 张婧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