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降息潮”再起,“2字头”存款难觅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21:17:00    

银行又掀起降息潮,这一轮是中小银行和村镇银行。“我行自2025年4月22日起调整人民币存款利率。”在4月22日,吴川农商银行发布了公告。根据公告,该行整存整取3个月、6个月、1年期、2年期、3年期和5年期的年利率分别是1.1%、1.25%、1.4%、1.5%、1.75%和1.65%。而在最近这一个月时间里,广东普宁汇成村镇银行和兴宁珠江村镇银行都发布了类似的公告,下调存款利率。

据不完全统计,4月以来,已有超过30家银行下调存款利率,结构上以中小银行为主,调整类别以3年期、5年期产品为主,调降后多数银行存款产品的利率已低于2%。本次下调是否是新一轮存款降息、LPR降息的前奏?为何存期越长利息反而越低?普通家庭如何应对?

下降

存款利率迈入“1时代”

4月以来,我国银行业迎来新一轮存款利率调整。月初至今,全国多地农商行、村镇银行以及不少民营银行,均对存款利率进行不同程度下调。当前已有广西巴马农商行、安徽新安银行、上海华瑞银行、武汉众邦银行、广西融水农商银行等超30家中小银行下调定期存款利率。

民营银行、村镇银行曾是市场上“高息揽储”的主力,但现在则带头“降息”。以广东省兴宁市的梅州兴宁珠江村镇银行为例,该行之前3年期和5年期的存款利率分别为1.9%和1.65%。自今年4月1日起,对应档次的利率分别降至1.60%和1.55%。

民营银行同样是此次调整的参与者。近日,无锡锡商银行和福建华通银行在官网更新了存款利率表,部分定期存款产品利率再度下行。如4月20日,华通银行公告称,自4月21日起,调整2年期、3年期和5年期个人、单位定期存款挂牌利率,以及一天通知单位存款挂牌利率。值得注意的是,本轮利率下调的锡商银行、新安银行、富民银行等机构,在今年2月份就已完成一轮利率下调。

股份制银行也在下调范围内。平安银行在4月8日宣布下调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由2.05%降至1.65%,降幅为40基点。这次下调后,平安银行的3年期利率相比2年期1.70%的利率,低了5基点,出现利率倒挂现象。

国有大行在经历数次利率下调后,目前最新的存款利率全部低于2%。以建设银行为例,该行5年期利率最高为1.55%,1年期利率仅为1.35%,目前在售的1年期大额存单利率为1.45%。

此次调整主要针对3年期、5年期的长期存款产品。随着中小银行密集下调中长期存款利率,目前大部分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普遍在2%以下,迈入“1时代”。

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认为,在低利率市场环境下,部分中小银行的高利率揽储不可持续,未来还有下降可能,存款利率加速向大行靠拢。

倒挂

银行“做短压长”引导存款短期化

近期,银行下调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主要集中在3年期、5年期等期限。记者注意到,部分银行出现存款利率倒挂现象,即期限较长的存款产品利率低于期限较短的存款产品利率。

以吴川农商银行的利率为例,3年期和5年期的年利率分别是1.75%和1.65%,明显是3年期利率更高。同样地,工商银行的手机银行App显示,50元起存的3年期整存整取存款年利率最高可达1.85%,同门槛的5年期整存整取存款年利率最高却为1.55%。

通常而言,存款期限越长,利率越高。当前,这一传统认知被打破,银行业频频出现中短期存款利率高于长期存款利率的现象。

“在存款利率调整过程中,期限较长的存款产品利率更高,因此成为存款利率下调的优先对象。”董希淼分析称。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这是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银行根据自身负债情况采取的市场化措施,既是降低负债成本的考虑,也是引导存款结构优化,从而调整负债结构。

此前,在银行年报发布会上,建设银行首席财务官生柳荣亦表达过这种策略。他表示,2024年建设银行主要是抓两头,既对三年期以上以及其他一些付息率比较高的存款进行有效管控,又大力吸收低成本的高价值存款,通过负债结构的优化,有效控制了负债成本。

这种策略隐含存款利率进一步下调预期。董希淼进一步解释,存款利率倒挂一方面反映出银行预判存款利率将继续下行,主动减少吸收利率较高的中长期存款,所以中长期存款利率反而更低。另一方面,部分中小银行短期内面临流动性压力,通过提高短期存款利率来吸收存款,缓解短期资金紧张局面。

开源证券银行首席分析师刘呈祥认为,银行有引导存款短期化的意愿,采用“做短压长”的策略,引导客户存款由中长期向短期分流。

应对

处于下行趋势可多元化配置

银行的预期是对基本面的判断所致,从经济基本面的角度看,宽货币的必要性有所提升,这意味着利率将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

国海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靳毅认为,当前部分宏观经济数据仍处于偏弱状态,叠加外部关税政策给我国经济带来的不确定性,宽货币仍有必要性。4月6日人民日报发文,对货币政策的表述由前期的“择机降准降息”,变更为“随时可以出台降准降息政策”,进一步提升了宽货币的预期。

与此同时,商业银行息差收窄压力巨大,下调存款利率成为银行减缓息差缩窄压力、维持自身稳健经营的选择。在各大银行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上,多家银行高管表示,预计2025年息差仍然面临下行的压力。如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预计2025年银行业息差仍然具有下行压力,LPR下行以及存量按揭贷款利率政策调整,在一定程度上给银行带来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存款利率仍有下调的可能。邮储银行娄飞鹏表示,为了推动经济回稳向好,需要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后续仍然有降息压力,为此有必要降低银行的负债成本(即“存款”),而中长期存款利率较高有下调空间。

娄飞鹏表示,面对存款利率下调,储户需要根据市场环境变化降低对存款收益的预期,同时根据自身投资经验和投资能力等对资产进行多元化配置,以分散风险稳定收益。

董希淼进一步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市场利率仍然处于下行趋势,存款利率还有可能继续下降。居民可从自身风险偏好、投资需求、投资能力等出发,做好适合个人和家庭的资产配置。

南方+记者 黎华联

【作者】 黎华联

289财经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