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西北大学:开发出新型心脏起搏器,比米粒还小,可微创植入体内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3 13:30:00    

美国西北大学近日发布公报说,该校领衔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开发的临时心脏起搏器比一粒米还小,可通过微创手术植入体内,特别适用于治疗先天性心脏缺陷的新生儿。

研究团队在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临时起搏器对术后及其他情况下出现短暂心动过缓(心率偏低)的患者非常重要。传统的临时起搏器需要通过侵入性手术,有很大风险。

论文作者之一、西北大学的约翰·罗杰斯教授说:“儿科心脏手术迫切需要临时起搏器,而这一应用场景设备微型化具有决定性意义。就人体承受的器械负荷而言,体积越小越好。”

研究团队开发的新型起搏器宽度为1.8毫米,长度为3.5毫米,厚度为1毫米。研究人员使用光控系统大幅缩小了起搏器的尺寸。同时,还用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简单电池作为起搏器的电源,当起搏器的电极与周围的体液接触时就会产生电流,从而无需外部电源或导线。此外,起搏器的所有组件都具有生物相容性,当使用寿命到期后会分解或被身体吸收,无需手术取出。

据介绍,与微型起搏器搭配使用的还有一个放置于患者胸部的小型、柔软、灵活的无线可穿戴贴片,当贴片检测到心律不齐时就会自动发出能穿透皮肤、胸骨和肌肉组织的光脉冲信号,以激活起搏器。在动物模型和人类心脏组织中的演示结果显示,该装置能在小鼠和猪等动物模型以及取自器官供体的人类心脏中控制心脏起搏。

研究人员表示,该装置的技术还可能有更广泛的应用,包括帮助神经和骨骼愈合、治疗伤口以及阻止疼痛。

原标题:《美国西北大学:开发出新型心脏起搏器,比米粒还小,可微创植入体内》

栏目主编:周春晟 文字编辑:沈佳灵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图片编辑:邵竞

来源:作者: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