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讲大典好故事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王延辉/文、图
“把每一次大典都当成第一次来办。”3月31日,乙巳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圆满礼成后,路军军舒了一口气,“一切辛苦都值了!”
从大典举行前半个月开始,他每天紧盯着一项项筹备事宜,忙个不停。

新郑市黄帝故里景区管委会宣传接待局局长、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非遗传承人、大典九项仪程工作组组长,路军军的头衔有好几个,肩上的担子自然不轻。
从21岁到44岁,“80后”的新郑人路军军一直与黄帝故里景区相伴,见证着这里的点滴变化,也见证着拜祖大典一路走来。
“我们为什么被称为炎黄子孙,我们从哪里来、向何处去?到了黄帝故里,参加拜祖大典,更能找到深邃的答案。”路军军说。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始祖、人文共祖、血脉之根。黄帝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性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路军军看来,办好拜祖大典是弘扬黄帝文化、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实践和有效载体。
2008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九项仪程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多年投身参与筹备拜祖大典,路军军成为了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代表性非遗传承人。
“随着连年成功举办拜祖大典,黄帝故里已成为全球华人的拜祖圣地、中华儿女的心灵故乡。”每年农历三月三这天,看到来自五湖四海的中华儿女齐聚黄帝故里,路军军都无比激动,“这也正是举办大典的意义,敬拜人文始祖、凝聚奋进力量。”
场景布置,道具准备,协助导演组对拜祖大典九项仪程进行排练……每年大典期间,路军军的工作清单按时序列得满满当当。
“其实,这已不仅仅是工作,而是一份事业、一种使命,守护‘文化根脉’、共建‘精神家园’。”路军军坦言。
一年到头,路军军像钉子一样“钉”在岗位上。除了参与筹备拜祖大典,他还是景区常态拜祖的“第一主持人”,“黄帝故里是传承弘扬黄帝文化的一扇窗口。通过开展常态化拜祖,让拜祖与爱国、根亲、孝道、民俗等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使其更加接地气、有人气。”
在路军军的影响下,他的一双儿女也被黄帝文化“圈粉”。“儿子上小学二年级,学主持拜祖仪式学得有模有样;看拜祖大典多了,上高中的女儿也酷爱古乐和舞蹈。”他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有生命力的,在潜移默化中接力传承。”
每一年的拜祖大典都在守正创新。走过黄帝故里景区同心广场,系祖坛上,今年特别矗立了一株“同根树”,路军军不由凝望深思:“中华民族就像一棵参天大树,最早的根脉和原点就在轩辕黄帝,五千年的辉煌文明也由此生发、赓续绵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