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生:“坚守急救岗位,我无怨无悔”
原标题:
李永生:“坚守急救岗位,我无怨无悔”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翟薇
4月9日深夜,刚刚从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学习归来的兵团医院急诊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李永生坐在书桌前,整理这次外出学习的笔记。他将笔记里的重点内容标注出来,方便第二天教授给急诊科的同事们,这是他长期以来养成的习惯。

李永生(中)给工地务工人员现场讲解急救知识(资料图片)。兵团医院提供
2004年,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毕业的李永生来到兵团医院重症医学科实习,因为实习期优异的表现,他留在了兵团医院重症医学科,并在重症医学科待了16年。
重症医学科不同于其他科室,医生的工作重点不仅是“把人救活”,也同样要关注患者的情绪。“心态积极、求生欲望强的病人,救治成功的概率也更大。”李永生说。于是,“如何安抚患者家属情绪”“如何给予病人信心”成为他进入重症医学科后急需学习的内容。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李永生发现,当医生拥有了一颗同理心,就能与病人和家属感同身受,沟通起来自然不是问题。同时,医生还要拥有一定的抗压能力,这样才能情绪稳定地面对病人和家属。在重症医学科,李永生迅速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医生。
2020年7月,李永生从重症医学科调到急诊科。“‘时间就是生命’这句话,在这里被体现得淋漓尽致。”李永生说,面对形形色色的病人,“如何提高救治病人的效率”是他成为急诊科负责人后常常思考的问题。
有一次,急诊科接到一个急救电话,一个建筑工地出现多名建筑工人食物中毒的情况。因为不清楚食物中毒的原因与症状,接到电话的第一时间,李永生就派人通知了各科室的医生。最后,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下,所有食物中毒的建筑工人都脱离了生命危险。也是那一次,让李永生更加清楚地看到团队协作的力量。
“彼此之间配合默契的团队,才能更高效地服务病患。”李永生在笔记本上写下这样一段话。为此,李永生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方法,让急诊科在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时能够更加高效应对、准确处置。同时,他认为急诊科医生的业务水平也是影响急诊效率的关键一环。他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在急诊科创造了多个“生死时速”的抢救奇迹;他还积极参与兵团级课题研究,在核心以及国家、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每次外出学习,他都会将学到的新知识整理出来,分享给急诊科的同事;当年轻医生遇到问题时,他总是耐心地进行讲解和指导,直到他们弄懂学会为止,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急诊人才。
在同事眼中,李永生就像一台高速运转的精密仪器,永远没有停歇的时候。除了日常的急诊工作外,他还热心公益事业,只要医院有“急救知识进社区、进学校”等义务培训活动,他总是第一个报名。这些年里,仅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法等急救知识培训,李永生就参与了20余次,培训职工群众达1000余人。
2025年,兵团医院将扩大抢救室面积、改造EICU、升级病房……对于李永生来说,未来面临的挑战还有很多,他将继续在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和服务患者能力方面下功夫,争取打造出一支本领过硬的急诊救治团队,保障职工群众的生命健康。
从医20年来,李永生始终怀着医者仁心,在救死扶伤的道路上,不知疲倦地前行。
“坚守急救岗位,我无怨无悔。”李永生说。
来源:兵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