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剑河县:夯实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根基 “八个措施”筑牢矛盾化解防线
【来源:黔东南长安网_区县动态】

在社会治理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矛盾化解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核心任务,其成效直接关系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进一步提升矛盾化解效能,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剑河县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依托,创新推出“八个措施”工作机制,打造了一套全方位、多层次、闭环式的矛盾化解体系,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于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一
锚定责任落实,筑牢化解根基
秉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中心对责任领导与第一责任人进行了明确界定,将矛盾化解责任细化至每一个岗位,落实到每一位工作人员。构建起了责任清晰、执行高效的工作格局,确保每一起矛盾纠纷都有专人跟进,从源头上杜绝了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为矛盾化解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二
强化信息核查,夯实化解基础
在矛盾受理环节,综治中心工作人员严格遵循工作规范,对矛盾类型、诉求内容、涉及人员等关键信息进行全面登记。充分运用大数据系统比对、多部门联合核查等手段,确保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同时,建立信息动态更新机制,实时跟踪矛盾化解进展,为后续精准施策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
三
推进实地调查,掌握一手资料
矛盾受理后,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务必在48小时内启动实地走访工作。通过现场勘查、证据收集、多方访谈等方式,获取详实的第一手资料。针对重大矛盾纠纷,联合公安、司法等部门开展协同调查,确保调查工作全面、深入,为矛盾化解提供有力的事实依据。

四
深化分析研判,找准化解方向
适时组织召开专题研判会议,对矛盾纠纷进行深入剖析,精准评估风险等级,共同研讨化解路径。对于重大、疑难纠纷,邀请法律顾问、行业专家参与,借助专业力量,进一步提升研判的科学性与准确性,为制定针对性的化解方案提供了专业指导。

五
开展法治教育,营造化解氛围
在矛盾化解过程中,组织当事人观看典型案例警示教育片,并开展“以案释法”,引导当事人增强法治意识,理性表达诉求,主动配合矛盾化解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为矛盾化解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了思想基础。

六
落实入户访谈,搭建沟通桥梁
责任人主动与当事人进行面对面沟通,耐心倾听其诉求,细致宣讲政策法规,增进双方的理解与信任,搭建起了沟通的桥梁,有效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为矛盾化解工作营造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七
聚焦实质化解,解决核心问题
针对每一起矛盾纠纷,制定“一案一策”化解方案,明确解决措施、时间节点及责任人。对于复杂矛盾,多部门联动攻坚,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切实做到“案结事了”,让群众满意。
八
抓好跟踪回访,巩固化解成果
矛盾化解后30日内,通过电话回访、入户走访等方式,核实群众满意度。对于未彻底化解的矛盾,立即启动“二次督办”程序,持续跟进,直至问题妥善解决,形成了矛盾化解的工作闭环。

得益于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持续推进与“八个措施”工作机制的有效实施,剑河县矛盾纠纷发生率显著下降,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社会治理水平迈上新台阶。未来,剑河县将继续深化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持续完善矛盾化解工作机制,为县域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撰稿:王凤霞
编辑/一审一校:杨家嫦 二审二校:孙德锦
三审三校:甄达航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