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从所谓中国“代工厂”低价购买国际名牌?商务部回应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6 01:46:00
据商务部网站显示,近期,美社交平台上有人发布视频称,能直接从所谓中国“代工厂”以低价购得国际知名品牌商品,不少美国消费者跟帖表示希望购买,但也有人质疑涉嫌侵权售假。对此,商务部电子商务司负责人表示,我们注意到相关报道,近一段时间以来,美肆意对华加征单边关税,不少美国消费者仍涌入电商平台抢购“中国制造”商品。这充分说明中国商品质优价优,“中国制造”享誉全球,受到各国消费者欢迎,用关税“筑墙”改变不了市场规律。商务部电子商务司负责人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所取得的进步和成就得到各方认可。近年来,中国市场监管部门不断强化行政执法,依法查处商标侵权、假冒专利案件,开展守护知识产权、网络反不正当竞争等专项执法行动,以更好保护权利人和消费者合法权益。商务部电子商务司负责人表示,各级商务主管部门也积极行动,实施品质电商培育行动,推动主要电商平台落实主体责任,开展资质准入、AI+人力审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全流程管控。商务部电子商务司负责人强调,关于提到的有人声称能从所谓“代工厂”手中低价购买国际知名品牌,经向相关行业商协会了解,中国的品牌授权加工企业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会按照订购合同要求生产、发货,维护国际品牌形象。对以所谓“代工厂”为名虚假营销、侵权假冒等违法违规线索,我们将及时移交行政执法部门依法查处。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拉丁美洲研究部负责人唐洁、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周密表示,在全球化分工日益深化的今天,中美服务贸易的互补性已成为维系两国经济稳定的重要纽带。美国通过服务贸易的高附加值输出获取巨额收益,中国则通过市场开放加速产业升级和技术合作,双方合作阐释了中美经贸关系的互利共赢本质。两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合作,是双边服务贸易蓬勃发展的重要体现。上述专家认为,知识产权费用的增长,恰是中美经济双向赋能的注脚。知识产权使用费是技术拥有者将其前期智力投入商业化后变现的重要方式。美国商务部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知识产权使用费收入高达1445亿美元,远超其他国家,是其服务贸易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其中,中国市场贡献显著,占美从整个亚太地区获取相关费用的五分之一。美国从中国获取知识产权使用费从2001年的4.4亿美元跃升至2024年的78亿美元,翻了超过四番。美国依托其创新能力占据价值链顶端,中国则以庞大的应用场景和市场需求为技术落地提供土壤。这些事实证明,在服务贸易的框架下,技术的流动不是“盗窃”与“施舍”的对抗,而是“供给”与“需求”的共鸣。上述专家并表示,中美在知识产权合作方面也面临着一些挑战。美国部分政客将技术合作污名化为“强制转让”,试图通过加征关税、限制投资等单边手段割裂产业链。中美知识产权合作的深化需超越“此消彼长”的竞争思维。中国,需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保护生态,培育本土高价值专利,推动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动态平衡;美国,则应正视中国市场对技术迭代的推动作用,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可持续的合作红利。让知识产权合作更好赋能中美,惠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