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来了 | 人大代表为公园扩建“开方” 打造家门口的“微幸福”
生机盎然的绿色景观,设计精巧的空间布局,蜿蜒伸展的休闲步道……在广州市花都区花城街杜鹃社区的社区公园,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可喜变化,让居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拥有一个放松身心、亲近自然的好去处。变化的背后离不开人大代表们的努力。
2024年年初,广州市人大代表刘彤和花都区人大代表曾婉玲、张凤清在花城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接待群众时,有群众向代表们反映:杜鹃社区公园内垃圾堆积却无专人及时清理,且目前社区内仅有一个公园,其规模也较小,难以满足大家日常休闲娱乐的需求。

人大代表在杜鹃社区接待群众。
收到意见后,代表们马上到现场调研,了解到该社区公园地处花都大道以北、蓝楹街以南的一片绿化带上,已建有一个小小的沙池和简单的儿童游乐设施,特别受周边居民和小朋友的欢迎,但因垃圾没有及时清运,影响了周边的环境。人大代表立即向相关职能部门反映,督促及时清理垃圾,为群众打造干净、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
多次调研中,刘彤、曾婉玲、张凤清还了解到,杜鹃社区现有住户8000余户、常住人口约2万人,但是社区周边没有其他公共休闲空间,现有的社区公园也缺乏休闲娱乐设施,无法满足居民多元化的娱乐健身需求。

人大代表到杜鹃社区公园开展实地调研。
考虑到该公园面积大约覆盖整片绿化带的三分之一,所处的绿化带还有大片闲置地,代表们提出了扩大花都区花城街道杜鹃社区公园的建议,将这片绿化带充分利用起来,全部纳入社区公园范围,延长现有步道,适当增加一些户外座椅,增加体育健身器材,缓解该社区内公益性户外休闲娱乐场所不足的问题,给居民营造宜居的环境。
收到代表建议后,花都区政府成立建议办理工作小组,规划、交通、城管、住建等职能部门统筹协调,初步拟定了公园的扩建方案,并争取了公园扩建项目保障建设资金。
市、区人大代表和相关职能部门多次对该处场地进行实地调研,各职能部门对照代表建议进一步修改了扩建方案,确保扩建工作高标准起步、高质量推进。
2024年底,杜鹃社区公园的扩建工程全面完工。目前,杜鹃社区公园两侧现有公共绿地增加了若干园路,串联了蓝楹街道及花都大道的现有人行道,达到扩大公园活动范围的目的。
公园适当点位分散式增设了健身设施、户外座椅、直饮水机等设施设备,满足周边居民的休闲娱乐和休憩需求。另外,为降低公园和周边住宅的噪音,相关职能部门在花都大道沿线增补各式乔木,构建绿色隔音屏障,从而营造安静舒适的环境氛围。
如今,杜鹃社区公园深受周边群众的青睐,每逢节假日,附近居住的群众都喜欢在社区公园里露营、游玩,尽情享受家门口的“微幸福”。人大代表为公园扩建“把脉开方”,使社情民意及时落到实处,既是人大代表为民解忧的成果,也是基层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魏丽娜 通讯员:张凡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赵小满